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信网赛鸽论坛  (http://bbs.chinaxinge.com:1180/index.asp)
--  鸽苑随笔  (http://bbs.chinaxinge.com:1180/list.asp?boardid=5)
----  [原创]《话说赛鸽“入赏”之“难”与“易”》—— 也谈细节的重要!  (http://bbs.chinaxinge.com:1180/dispbbs.asp?boardid=5&id=165316)

--  作者:chn019
--  发布时间:2010-2-6 0:12:44

--  [原创]《话说赛鸽“入赏”之“难”与“易”》—— 也谈细节的重要!

《话说赛鸽“入赏”之“难”与“易”》

                —— 也谈细节的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话古已有之,虽历经千年却仍然十分中听,尽管大家对它的意思似乎都心知肚明,但假使要让你真把它说清楚,却也不是那么容易,难道不是吗?是这样的,对于很多的问题,见仁见智是常有的事,只因如此,才会有了这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好事?坏事?存在即合理嘛!

    作为鸽友,我们经常在规划踌躇一年的种、养、训等工作,但是为什么在我们自己看似精心周到的安排、部署、落实之后,真正获得成功,或者说获得回报的鸽友总只有那么几个呢?其中原因我个人看来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赛飞名次永远就只有那么一些,譬如冠军总只有一个,很多人都这么讲,那我倒想问问,难道亚军就有两个了吗?对了!对于赛鸽而言,入赏名次总只有“一个”(指定、插组等另当别论),录取前100名的比赛,没有理由出现101只鸽子的(要是有,我觉得都是比较可笑的一件事,要知道鸽子赛飞比的是分速,那是要计算到小数点后面很多位的……)。所以,竞翔入赏的差别就是看你排的靠前还是靠后了或者就是干脆不入赏。

    其次,在赛鸽竞翔的整个过程中,在我们过多的关心赛鸽本身的血统和身体条件或者所谓的竞翔状态时,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些其它非常基本的概念。比如:

    (1)、该赛鸽所住的鸽舍是不是她所心仪的“家”?或者那里只是一个仅仅能提供给她落脚的地方?

    (2)、该赛鸽在幼鸽时期是不是受到了主人良好的照顾而茁壮成长?或者她曾经生过病,只是被药物治疗好了,现在从外表不能发现或察觉到她的“不足”。

    (3)、赛鸽是否在出赛前有着良好的心理准备?因为我们知道,真正艰难(参赛羽数众多或天气异常恶劣等)的比赛光靠赛鸽本身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是不能完成主人托付的任务的。

    (4)、赛鸽在出赛前是否得到了主人的良好照顾?主人是否让赛鸽充分感受到她一旦离开这个“家”,那她就有一种“农民没有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的感受!”。

    (5)、乃至比赛前夕,赛鸽吃好、睡好了吗?

    ……

    是这样的,大多名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关键除了他们拥有优良的种鸽队伍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外,更多的我想是他们在经年累月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并把握住了比普通鸽友更多更深入的“养鸽”细节,真正地在很多时候做到用鸽子的思维方式来引导自己的爱鸽做主人自己想做的事,这中间的奥妙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了,或者说这也许就是一种“感觉”而已。如若不然,你看那些荷、比名家的表现,譬如大家熟悉的“彼得·米卫”,他都已经清舍拍卖了(据媒体报道),言外之意就是他的鸽族已经被“连根拔起”了,但是呢?人家一转眼回头再起棚参赛,又是强豪。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波希瓦”,他本身是个有工作单位的人,并不是职业的赛鸽家,养的鸽子也只有几十羽(据媒体报道为60多羽),但是呢?他的赛绩却是惊人的好。其实我看啊!诚如《詹森育种原理》的作者武高平先生讲的一样,“任何学问都有窄门,说穿了不值半文钱”。难道不是吗?古语有云:“良田千顷,不如薄技一身”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了,《卖油翁》不就是一个古代的典型例子吗?所谓:“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环顾周边,广大的鸽友其实都在努力向“Masters(专家)”靠拢,但是真正的行家却做到了“Master(大师)”,尽管“随心所欲”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的,但是,一旦做到了,却又是非常之简单的。平常人即使做不到,无限接近也总归是胜利在望的!不是吗?成功为何物?关键是要走对路才能有出路!

    是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鸽友都有相同或类似的“工欲善其事”之心,但是每个人“必先利其器”的手法却又千差万别,也许鸽友能否在竞翔中入赏或者入赏的名次前后就“隐藏”这不起眼的细节里面!这就好比詹森的石板鸽,是隐性中的隐性,但是假如用的好了就可以强化与之配对鸽的各项能力。是这样的,“自己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那咱们就多看看名家的做法吧!记得已故台湾赛鸽强豪林云达先生(我心里的赛鸽大师)有句名言:“与一百分在一起,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

    滴水藏海!

【仅以此文献给中国信鸽信息网的广大鸽友同好!】

海南鸽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6 22:10:44编辑过]

--  作者:lfl
--  发布时间:2010-2-6 2:05:28

--  
说来容易,做来难呀!谁不想夺冠?
--  作者:侯钧
--  发布时间:2010-2-6 8:41:13

--  

养鸽之路非常漫长,夺冠更是难上加难,或许这就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标吧!

场场比赛都夺冠,时间长了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了!


--  作者:鸽民风
--  发布时间:2010-2-6 8:46:30

--  

分析到位,感同身受

赛鸽关键是赛人


--  作者:磁州窑鸽舍
--  发布时间:2010-2-6 9:11:03

--  

任何学问都有窄门,说穿了不值半文钱”。难道不是吗?古语有云:“良田千顷,不如薄技一身”

经典、到位。


--  作者:4321
--  发布时间:2010-2-6 9:30:33

--  

说到洋鬼子,他们和中国人养鸽,最大的区别是洋人钻进鸽舍,一鸽落手,就不停的与鸽子说话,一聊能聊俩钟头。

总谈心,估计鸽子把自己那点事都告诉他们了。


--  作者:磁州窑鸽舍
--  发布时间:2010-2-6 9:33:01

--  
以下是引用4321在2010-2-6 9:30:33的发言:

说到洋鬼子,他们和中国人养鸽,最大的区别是洋人钻进鸽舍,一鸽落手,就不停的与鸽子说话,一聊能聊俩钟头。

总谈心,估计鸽子把自己那点事都告诉他们了。

睿智、风趣、幽默。
--  作者:高纪宾
--  发布时间:2010-2-6 10:10:00

--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态度决定命运,观念改变人生
--  作者:dh6015030
--  发布时间:2010-2-6 12:35:51

--  
关注``
--  作者:wen182246
--  发布时间:2010-2-6 12:53:48

--  
如果容易。那大家都成高手了
--  作者:鸽徒四壁
--  发布时间:2010-2-6 13:47:38

--  

赛鸽却是在赛人

若把鸽子当人看

鸽子不把你当人

获得前奖位,满足的条件越多。

过于拟人化非但有利反而有害。

老言古语:圆毛拿打扁毛拿食。

赛鸽亦在驯化,我们正是在享受驯化的过程。

不同的是各自手法不同,尺有长短手有高低。


--  作者:mi4
--  发布时间:2010-2-7 0:05:52

--  
学无止境,艺不压身
--  作者:lyxdgs
--  发布时间:2010-2-7 10:51:51

--  
发表的再早些就好了。
--  作者:汕头图志鸽舍
--  发布时间:2010-2-7 15:26:19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作者:553078395
--  发布时间:2010-2-7 17:28:52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作者:我是一条鱼
--  发布时间:2010-2-8 16:51:26

--  
与一百分在一起,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
--  作者:鸽缘好
--  发布时间:2010-2-9 11:26:28

--  
经典、到位

Copyright © 2000 - 2024 ChinaXinge.com
Powered By :Chinaxinge
执行时间:80.07813毫秒。查询数据库4次。
当前模板样式:[默认模板]